皖南最大工商业储能项目!弘正打造制造业绿
金属制品行业是制造业中的一大支柱,为各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然而,金属加工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电力、燃料和水等资源,其中电力消耗最大。高耗能问题已成为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工商业储能技术,为金属加工行业节能降耗、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储能系统在运行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热量,这些热量的有效管理对于系统的性能、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将导致电池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其性能,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通常由冷却系统、加热系统、保温系统和热扩散防护系统等多个部分组成,其核心任务是确保电池在各种工况下都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从宏观角度来看,它负责控制和调节储能电池系统内部的温度,使系统能够在最佳的运行环境下工作,从而充分发挥电池的性能。从具体实践来看,热管理系统需要在电池温度过高时进行降温,温度过低时进行加热,同时在低温停机时对系统进行保温,并在发生热失控时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
目前,储能热管理系统技术路线包括风冷、液冷、相变冷却等,其中风冷在目前储能系统中占主流,液冷方案的渗透率在不断上升,相变冷却技术尚处于实验阶段。
风冷技术
风冷技术采用工业空调和风扇进行散热,通过压缩机和制冷剂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舱内温度,广泛应用于工商业储能、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等场景,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相对较高。
此外,风冷系统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且易于维护,初始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储能刚刚开始兴起的阶段,风冷为储能温控系统中的主力解决方案。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空气换热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大容量储能系统的散热需求;系统效率低、电池散热不均匀,导致电池间温差大。
液冷技术
液冷系统采用水、乙醇、硅油等冷却液,通过电池散热板、配水管线路和制冷/供液系统,将低温冷却液引入电池系统内部与电芯进行热交换,然后将热量带出电池系统。
液冷技术具有结构集成度高、换热能力强、噪音低,可以实现更高倍率的充放性能,并保证电池间较小温差等优点。然而,液冷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管路设计复杂、冷却回路中的换热工质存在环保风险以及冷却工质泄漏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等。
相变冷却
相变冷却,是利用相变材料发生相变来吸热的一种冷却方式。相变冷却材料对电池散热效果影响最大,当所选相变材料的比热容越大、传热系数越高,相同条件下的冷却效果越好,反之冷却效果越差。
相变冷却具有结构紧凑、接触热阻低、冷却效果好等优点,但是相变材料本身不具备散热能力,吸收的热量需要依靠液冷系统、风冷系统等导出,否则相变材料无法持续吸收热量。此外,相变材料占空间,成本高。
发展趋势
(1)集成化设计。未来,热管理系统将趋向于集成化设计,通过集成多个零部件和模块来降低系统成本,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同时简化安装和维护过程。
(2)智能化和精准控制。随着传感器技术、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储能系统的热管理将趋向于智能化和精准控制,对储能系统温度的监测和预测更精准。根据实时数据和预测模型系统能够智能调整热管理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温度控制效果。
(3)更高效的散热技术。液冷散热技术由于其较高的散热效率和更好的温度控制能力而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浸没式液冷等新型液冷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提供更多创新性解决方案。
结语
随着能源领域的绿色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储能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储能热管理技术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并将激发储能系统厂商持续布局新产品、新技术的热情,推动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升。
责任编辑:曾召祥/15221951952(微信同号)
文章来源 : 原创
咨询热线:400-103-2166
联系邮箱:info@hoenergy.com.cn
公司网址:https://www.hoenergypower.cn/
联系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益路1号
免责声明:本号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做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文字内容、图片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
金属制品行业是制造业中的一大支柱,为各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然而,金属加工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电力、燃料和水等资源,其中电力消耗最大。高耗能问题已成为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工商业储能技术,为金属加工行业节能降耗、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11月5日,由中国风光储网、绿电储能联盟、光储充换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国际工商业储能大会在深圳盛大启幕,弘正储能副总经理杨晓光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工商业储能的技术路线及方向》主题演讲,聚焦工商业储能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山东新能源及储能快速发展,截至今年7月底山东省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已达1.02亿千瓦,占比46%,年底将超过煤电装机。其中,光伏6503万千瓦,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新型储能规模达553.8万千瓦,连续2年居全国首位。在此背景下,山东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速推进。